湿式氧化法脱硫几个问题的交流
发布时间:2021-09-16
浏览次数:83
可以说自湿式氧化法脱硫在生产中应用以来,堵塔现象一直伴随其中,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型脱硫催化剂已经具备清塔洗堵的能力,使堵塔现象得以解决,但由于企业的工况、操作和管理等原因,使堵塔现象仍然是行业脱硫目前普遍关注的焦点。多年来我们经过走访、调研并加以总结找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脱硫塔的气体成分不好,杂质含量较多(如粉煤灰、煤焦油及其它固体颗粒等)。这种现象主要是前工段水洗塔及静电除焦运行不正常造成的。
2.填料塔在脱硫反应过程时,同时也伴随着氧化析硫过程,析出的硫过多(特别是入口H2S含量较高时),不能及时随脱硫液带出脱硫塔,会在填料表面粘结,导致出现局部堵塞,偏流,严重时形成堵塔。
3、脱硫塔喷淋密度不够。一般要求在35-50m3/m2.h。较低的喷淋密度不仅会使塔内填料形成干区造成硫堵而且会大大降低脱硫塔的净化度。特别对于直径较大的塔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贫液量,当遇到减机减量或入口H2S较低时,切不可盲目降低循环量。此时为了降低消耗可采取降低溶液组分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4、脱硫塔的设备结构本身有问题,如填料选择不当或塔的液体分布器、再布器结构或安装不合理。这种现象很容易使溶液偏流或分布槽本身积硫而造成塔堵。
5、副反应物生成的各种盐类物质浓度高,温度低时析出来堵塔。在正常工况下,特别对于管理比较好的厂家(现场没有什么跑、冒、滴、漏),脱硫液中富盐的增加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脱硫液在吸收H2S的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副反应的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溶液在系统内长时间循环必然造成副盐量的积累。虽然在熔硫时带走一部分,但它的量比生成的量小的多。因此,我们相关企业应该正确对待溶液中副盐的含量,当其增加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防盐堵。至于多少含量为超标,各企业因工况不一样,具体指标有所不同。我们一般认为副盐总量不要超过250g/l。
6、熔硫操作不当或熔硫装置本身有问题,造成残液中夹带的硫粒及泡沫,未经沉淀、过滤、分离处理又返回系统内,带至塔内。
7、脱硫液的组分控制不当,如烤胶、钒的比例失调。形成S-O-V沉淀,或是烤胶予处理不当,补入系统等。造成脱硫液粒度增加,使硫更易在填料上挂壁。
8、水质的影响。有的企业采用补硬水,或是其它硬水流入沉淀池中进入系统,形成钙、镁、盐类堵塞。
9、催化剂选用不当。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在催化氧化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净相同,特别是氧化后形成的单质硫的粘度和颗粒大小是不一样的,如果自身析出的单质硫粘度比较大,在塔内析出的硫粘附在填料或分布器的几率比较大。此外,由于脱硫液本身的组分和反应都很复杂,如果再投入多组分或不明配方的催化剂,这样一旦出现诸如塔堵的问题,很难分清是那一环节发生变化,这样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希望厂家在选择催化剂的时候,一定要事实求是,切不可顾此失彼,要知道一次生产事故的损失是令人震惊的。
10、脱硫塔除沫器积硫堵塞。这种堵塞往往被企业所忽视,也很不容易被测定出来。一般厂家在测定脱硫塔阻力时,仅测定进出塔的压差。当然也有的厂家能测出每段填料的压差。当我们发现一段填料有压差时,会判定一段填料或分布器受堵。孰不知当除沫器受堵时也会造成一段变大的假象。造成除沫器堵塞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厂家不注意对这里检修,按常规企业在大、中、小修时,都要对它进行检查、冲洗。(除沫器的结构各个厂家都有所不同,有的是旋流板、有的是填料层,也有的是丝网等)。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理,必然会被硫垢堵塞,从而造成气体通道减小,阻力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气沫夹带严重或偶有液泛现象(在脱硫塔满负荷、超负荷或操作不当时会出现这种状况),使除沫器分离的硫泡沫长时间得以凝聚和积累,从而造成除沫器受堵。
针对以上堵塔的原因及分析,我们认为生产中当出现堵塔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堵塔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